在18世紀初以前的巴黎, 市容還是相當的髒亂,下水道跟化糞池都不完善, 巴爾札克筆下的巴黎, 甚至是嘈雜而晦暗的.
當時的馬路, 真的是馬在走的路, 除了泥土還有馬糞, 所以家家戶戶門前都有個décrottoir 刮鞋具 (請參考http://peggyetseb.blogspot.fr/2014/03/decrottoir.html) , 讓你刮刮鞋底的泥土馬糞再入屋.
這種情況當然不利紳男淑女優雅的逛街約會啦!
況且從1830年開始, 法國出現了四類型的奢華商店 (時裝 mode, 家居裝潢 installation d'appartement, 高級食材 cosmetibles de luxe, article de luxe 精品), 慢慢演變成今天的grands magasins百貨公司, 巴黎人也被激起了逛街的慾望. 所以慢慢的, 一條一條有透光屋頂的passage 拱廊商店街就應運而生了!
巴黎第一個有煤氣路燈照明的, 就是拱廊街(沒記錯的話, 是文化部旁邊的passage véro-dodat)! 對巴黎人來說, 拱廊街提供了絕佳的逛街環境: 不僅能享受陽光, 還冬暖夏涼, 完全不怕颳風下雨, 更不用擔心灰塵或污泥!
再加上1789 法國大革命之後, 隨之掀起了房地產革命, 許多貴族及教會人士的豪宅都被充公. 甚至教堂也被拆毀, 重新蓋起平民住宅. 拱廊街順勢大量發展, 18世紀前期可說是拱廊街的黃金時期!
靠近歌劇院 grands boulevards 附近的拱廊街則成為文人藝術家的群聚地, 許多哲學社會學政治學的探討論辯都在這兒熱鬧深刻的進行!
但是拱廊街的風光並沒有持續到下一個世紀, 豪華大氣的奧斯曼建築大量改善了巴黎街道的便利性, 拱廊街相對的成為沉悶老舊的場所, 甚至成為色情行業的溫床.
然後, 鐵路及火車站的的崛起, 更讓巴黎人的漫遊不再局限於城市的拱廊街.
所以拱廊街慢慢沒落. 從黃金時期的150多條, 到今天只剩下30多.
拱廊街是存在既然是為了逛街, 當然大部分的拱廊街都位於塞納河右岸的商業區. 僅有兩條在河左岸.
位於palais royal跟蒙馬特的拱廊街多呈南北向, 為銀行新貴聚集之處. 也有相當多的劇院在此.
而Saint Denis附近的拱廊街則多為東西向. 移民區及工業區, 屬於較為樸實不虛華的風格!
巴黎市政府從2002年開始整治巴黎的拱廊街.
巴黎市政府的passages couverts 專頁連結:
Galeries et passages (點我)
巴黎所有胡同與拱廊街的官網
https://passagesetgaleries.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