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llés

dimanche 11 mars 2018

BÉRET 貝雷帽 - 對法國人的刻板印象


(翻譯文章)
貝雷帽確實很法國風, 但它到底為什麼變成法國/巴黎人的象徵之一?
其實貝雷帽有兩千年的歷史了. 最早源自於高盧人. 而史書首次白紙黑字記載貝雷帽, 是在西元15世紀. 然後19世紀的拿破崙三世時期被發揚光大, 因為當時征戰無數, 被當成軍帽的貝雷帽也深植人心.
不過, 巴黎人並沒有滿街愛戴貝雷帽. 有些人還覺得貝雷帽屬於鄉村風格...
至於什麼時候成為法國的象徵?
"偏見法國" 這本書裡也有提到: 19世紀末期很多布列塔尼人渡過英吉利海峽去英國賣洋蔥, 英國人稱之為"洋蔥小尚" (因為很多人名字是Jean), 他們都戴著一頂貝雷帽.
所以英國人覺得法國人人都戴貝雷帽! 然後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地, 成為對法國的刻板印象了!

< Fondation Jérôme Seydoux-Pathé > 傑侯姆瑟度-百代基金會

大概有半年的時間沒有在巴黎街頭隨意遊走獵取有趣的人事物. 很懷念無目的漫遊跟認真放空的日子.
前兩周逮到一個半日閒, 在河左岸閒晃時,看到這麼堂皇的門面. 直覺不單純. 
門前還有巴黎市政府的古蹟牌, 看了一下, 原來大樓門面是Rodin 羅丹於1869年的作品.
當時沒空進去一探究竟. 回家查了資料, 赫然發現羅丹作品的後面藏著建築大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的手筆. (見第四五六張取自官網的照片), 完成於2014年.
倫佐·皮亞諾是龐畢度中心以及即將完工的法國最高法院建築師. 他一向喜歡強調建築作品與大自然共生相依的概念, 在大自然當中注入現代科技感的設計,自己的工作室就位於義大利的海邊懸岩.
但是城市之中的作品就得與周邊環境共處. 不僅要有獨特性, 還不能太格格不入, 甚或影響周邊鄰居生存.
這個基金會的建築設計乍看很像宮崎駿卡通裡的王蟲. 頗震撼!
基金會的主人是傑侯姆瑟度-Jérôme Seydoux, 我當下看到名字, 直覺想到他跟蕾雅瑟度Léa Seydoux 有關! 果然! 兩人是祖孫. 一家都是電影相關行業.
阿公傑侯姆瑟度還是百代電影公司(Pathé)主席這樣. 孫女最近拍的片子是《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
所以這個基金會當然也是跟電影相關. 是一個專業的電影博物館.




< Collège des Bernardins 聖伯爾納鐸學院 >

13世紀的建築, 現在是多功能展廳與課程中心.
西元1245年時的教宗Innocent IV依諾增爵四世鼓勵熙篤會修士到巴黎進修. 所以一位英國的修士Étienne de Lexington 提議建立這個學院以供熙篤會修士落腳. 

< 法國精品米 >


法國人也吃米. 80%依賴進口.
法國人也種米. 產地在camargue卡瑪格, 隆河注入地中海的地方.
camargue卡瑪格的稻田歷史可追溯至13世紀. 17世紀末的國王亨利四世正式下令種植稻米.
1840到1940這期間, 稻田只是用來防洪, 沒人收割, 不然就拿去餵豬. camargue卡瑪格的稻田因越南殖民地而重新復甦. 當時的vichy政權從越南找來不少勞工.
法國原本有在2016年之前原本有20000公頃稻田. 因歐盟PAC農業政策取消對稻田的補助, 剩下8000公頃.
不過, 56歲的前高級時裝設計師Alexandre Reis 就很不怕死的跑到布列塔尼種米. 他從卡瑪格, 義大利跟亞洲選來五種稻, 以旱田方式耕種. 採收後倒掛晾乾, 除糠也完全手工. 一小時只能得到20公克.
不過我想他只是種好玩, 沒有要以種稻維生吧?
就像很多人養蜂也只是供應自家所需.
這段影片中我比較好奇的, 是他拿著珍貴的米, 去找餐廳大廚烹調. 而大廚會以什麼方式煮飯?
該不會像一般法國人那樣, 以煮麵的方式吧?
還好大廚以義大利燉飯呈現這款精品米!!
品嘗之後, 大廚說此米有"花生與香草之芳香".
***
第一年到法國的時候, 真的被法國人對待米的方式給嚇到了.
不僅當煮麵一樣煮米, 煮完要把水瀝乾, 煮的時候還要加上一坨沙拉油, 防止米粒沾黏! 煮出來的飯一點香氣都沒有.
超市賣的米強調 "ne colle jamais" 絕對不黏.
還有已經預先煮好, 分裝成小袋的飯, 小袋上有細細的小洞. 回家直接把小袋丟進熱水煮幾分鐘, 撈起小袋瀝乾就好, 也不用濾網了. 對遊客來說算方便啦!
雖然法國現在電鍋不算少見, 但是用這種古法煮飯的還是大有人在啊!
https://www.francetvinfo.fr/economie/emploi/metiers/agriculture/decouverte-une-riziere-en-bretagne_2108022.html

Et si les pauvres nous humanisaient... 如果窮人讓我們更人性...





有一次跟我老公去附近買東西, 那天有點冷, 下雨了, 接近商店打烊的時候.
路上行人匆匆. 我們也加快腳步避雨. 我老公腳長, 走在我前面. 我看到那個平常就在這一區的街友正在路邊向行人乞討. 他是看起來有點侵略性的街友, 不是溫良恭儉讓的.
他比我老公矮一個頭, 我看到他切進我老公的行進方向, 仰著頭跟我老公要錢. 我老公搖搖頭, 繼續往前. 
街友隨後又跟後面的行人要錢, 但都沒有人給他. 他突然爆走, 跑到我老公前面, 盯著我老公, 大聲地問候了我婆婆!
我有點傻眼, 但我老公還是很冷靜的沒理他. 我追上去問他 :"你不生氣喔? " (其實該生氣的是我婆婆? )
我老公說 :"跟一個明顯在生活中有難的人生氣做什麼呢? (il a mal dans sa vie) 他因為要不到錢而心急, 我們不也會因為種種目標無法達到而變得有侵略性嗎? " 
(其實拐彎在說我吧? 我工作進度落後會臉很臭. 我老公平常也不是溫良恭儉讓的, 牡羊脾氣一來曾把自己的筆電槌爛.XD )
只是我們有親人朋友承受我們的情緒, 而他們可能連可以擺臭臉的對象都沒有. 只好與全世界為敵?
Et si les pauvres nous humanisaient... 如果窮人讓我們更人性...
我想起曾看到這位街友在地鐵上大聲提醒一位乘客鞋帶沒繫好, 小心跌倒. 太平盛世的時候, 要多有禮貌多麼親切, 沒有很難. 只有在陰影當中才能凸顯光明.